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

2015/12/20基隆河戶外教學紀錄

2015/12/20,星期天,滿天高積雲,我們進行了 一次有意義的基隆河探源、讚美、感恩、觀察...的知性之旅!


1.主題:基隆河-谷中分水、瀑布、壺穴之旅

另請參考:

2.行程
基隆河源頭:石碇-平溪分水崙-基隆河源頭、鞍部地形觀察
平菁橋底向斜、單面山群、基隆河沿向斜軸發育、縱谷與橫谷如何看?
十分瀑布瀑布的成因與類型、台灣最大垂簾型瀑布
眼鏡洞瀑布河蝕凹壁與靜態回春、壺穴的生成背景與發育史、懸衝瀑布
基隆河古河道:瑞濱台2丁公路旁、河蝕凹壁
員山仔分洪道參觀管理中心、解說,了解分洪原理、本工程對中下游的貢獻
四腳亭劇場河階曲流、劇場河階

3.參考資料:
3.1.地形圖(黃線區域為基隆河集水區)
(地圖來源:上河文化)

2015年12月14日 星期一

從齊柏林電影「看見台灣」進一步認識台灣

曾經我們上過「台灣地形概論」用立體地圖找到老師說明的地點
這次我們用齊柏林電影「看見台灣」進一步認識台灣,方法:
1.      先安裝google earth」(
2.      匯入王老師自製的檔案:齊柏林「看見台灣」91景點-王寶勛編.kmz
3.      如何學習「進一步認識台灣」上課會說明!

2015年9月6日 星期日

20150817-0821天文地質營-家長回饋

20150817-0821地球科學營  作者 陳慧諼 王寶勛老師小修
原文:陳慧諼謝坤廷陳慧諼 20150817-0821文地質營相簿。()內為王老師註解!

這一週重回學生生涯,和孩子共學一起參加天文地質營(見後附課表)。除了將過去平躺在書本裡的死知識全變成4D立體的台灣地圖,以及有許多動人故事的星座夜空,我也看到一位在一般學校內少見、具專業及教學熱忱的地科老師,無私地想把一生所學及經驗全部傾囊相授給孩子們,甚至是身為孩子第一位老師的父母們!(照片)
王老師以岩石標本上課中
第一天雖然是全天的室內課但並不枯燥,王老師透過三大箱的岩石實體標本(照片)

2015年7月10日 星期五

2015/6/27東澳、南澳探訪變質岩紀錄

王老師科學教育工作室戶外教學系列---2015/6/27東澳、南澳探訪變質岩
王老師和參加首次空拍地形教學的親子團
王寶勛老師指導(e-mailwangbs6006@gmail.com、電話:0928-288-566、網址http://www.isky.tw
從google earth看此次教學重點

各位家長:

感謝您支持陪伴孩子們成長,參加王老師在2015/6/27舉辦的東澳、南澳地形地質戶外教學。
當天我們邀請李威宏先生進行無人機空拍,王老師現場解說,影片剪輯後初稿已完成,雖未臻完美但先分享給大家,如有進一步更新版本,也會和大家分享。




重點行程:
次序
行程
教學重點
備註
1
行程說明
今日行程、天氣預報、東澳、南澳地質環境
車上
2
高速公路
1.穿山越嶺的隧道(南港、石碇隧道-南港丘陵;烏塗、彭山隧道-加里山山脈;雪山隧道-雪山山脈)、頭城交流道(遠望蘭陽平原)蘇澳交流道(蘭陽平原東南角)
2.蘭陽平原地形觀察
國道五號-北宜高
3
東澳
1.114K遠眺烏石鼻、東澳灣
2.東澳灣近看、粉鳥林漁港(角閃岩、花崗片麻岩等岩石標本採集)
3.「蘇花公路」到「蘇花改」體驗觀察
9114K
4
南澳
1.朝陽漁港(綠色片岩、海蝕洞、斷層、糜嶺岩、朝陽國家步道-河口潟湖)
2.羅大春提督開路紀念碑-蘇花古道
3.原生植物標本園-植物演化與分類、南澳北溪...

5
蘇澳
南方澳內埤海岸(周燕攝影)
1.遠眺蘇澳港(北方澳軍港、蘇澳商港、南方澳漁港)、蘇澳陸連島
2.東部斷層海岸起點
9108.2K
6
回程
討論、彙整、問答、筆記


特色:
(一)實到現場,配合閱讀地質圖與地形圖,觀察臺北盆地、雪山隧道、蘭陽平原、蘇花公路...沿路地質地形,了解台灣造山運動證據
蘇澳陸連島
東澳灣、烏石鼻遠眺
(二)參觀南澳生態教育館(原為原生植物園),學習植物演化與分類
(三)採集岩石標本:綠色片岩、角閃岩、花岡片麻岩及其他變質岩(如:石英片岩、大理岩),深度學習地質科學。
南方澳豆腐岬岩石採集
(四)條件許可,將有無人空拍機飛上高空俯瞰,克服人類無法到達的地形,加強學習效果(參考:滬尾天文台空拍
無人空拍機畫面及時回傳、說明
大家一起看空拍機畫面
教學過程照片:
無人空拍機畫面及時回傳、大家一起觀賞討論
感謝李威宏先生操作空拍機
裝置螢幕(周燕攝影)
即時解說(周燕攝影)


王老師帶大家玩真的...
總想給學生最好的教學,帶他們親臨現場體驗,總是想帶學生玩的「真」的!以下是我玩過的:
1.天文教學:
真的在用太陽經緯儀觀察一天之中太陽的視運動,
真的在星空下實地辨認星座,真的去觀測日月食,
真的用望遠鏡觀測暗天體...

2.氣象教學:
真的在戶外觀察風起雲湧、閃電雷鳴,
真的帶著氣象儀器爬過陽明山,每隔200公尺就測量一次天氣數據,進一步分析,
真的去體驗冷冽的東北季風,真的帶學生進行天氣預報...

3.地形地質教學:
真的走到戶外精彩的地形(海岸、火山、斷層、山脈、河流、平原、沙丘、三角洲、沖積扇...)去欣賞探究,用雙腳走入台灣的山水,
真的用雙手在野外觸摸過岩石礦物...

現在,拜科技之賜,正嘗試藉著無人空拍機幫我們的視野帶上天空,用飛鳥的視野學習認識台灣甚至全世界的地形地貌,馬上將畫面傳到螢幕上給大家看,馬上進行觀察與教學。
請各位前輩多指導了!

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

大家一起來參加「2015 年天文知能檢測」

2015 年天文知能檢測來啦!
這是以前的「尊親天文知能檢定」 ( 或稱「尊親天文獎」 ),今年由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獨立主辦,改名「天文知能檢測」 ...
敬請各位家長鼓勵小朋友踴躍參加,更歡迎家長一起參加,增強學習效果!
依王老師往年教學經驗:參加的小朋友會有學習目標,很快就會在天文領域上跨上一大步,沒有參加的,則多以為這件事和他的學習不相關,動機就削弱了許多,非常可惜...
各位別有太大壓力,就把這「天文知能檢測」當成一個目標,我們一起來玩玩,每個人在他的起點上進步,每年進步一些,久了就看到效果了!

請點以下連結下載、填妥以下檔案或表格,在期限 ( 本學期末 ) 前交給王老師,如果您是現在上課學生,將代為報名:
1.  2015年天文知能檢測參加辦法.pdf
2.  2015年天文知能檢測報名表.doc

點此參考原天文館網頁公告

強烈建議:暑假期間,請下載歷年考古題,自行用功,王老師將不定期以部落格、FB ( 臉書  ) ,或 E-mail 通訊教學,下學期一開學,我們再衝刺一下...
1.  歷年考古題  
2.  星座練習

2015年1月12日 星期一

王老師個人簡介


專長:科學教育、地球科學、天文科學、戶外教學

現職:
  • 王老師科學教育工作室負責人
  • 台北市天文協會理事
  • 滬尾天文台台長

學歷:
  • 1977~1981國立成功大學  工學院  工業設計學系(學士)
  • 1990~1991臺北市立師範學院  國小師資班第三期(畢業)
  • 2000~200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  理學院  地球科學研究所(碩士)
經歷:
  • 1983~1991郵政人員(1981郵政特考佐級及格)
  • 1991~1995臺北縣三重市二重國小教師(啟智班級任、註冊組長、自然科任)
  • 1995~2010臺北市松山區民權國小教師(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專任教師,天文社指導老師)(2010年退休,受聘天文社指導老師)
  • 1996~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志工(第一期義務解說員)
  • 臺北市天文協會2005~2006理事、2007~2011常務理事、2011~2014理事、2014~2016常務理事
  • 2005~2010臺北市校園數位氣象網推動小組  技術組組長(2011~顧問)
  • 2008~2009北一女中地科社指導老師
  • 2009~人間福報少年天地專欄《一起FUN科學》主筆
  • 2010~新生國小科學社指導老師
  • 2010~王老師科學教育工作室負責人
  • 2000~2019台北市民權國小天文社指導老師
榮譽:
  • 一、指導科展紀錄:
  1. 91.6指導學生參加臺北市第35屆中小學科展榮獲國小組數學科特優。
  2. 91.6指導學生參加臺北市第35屆中小學科展榮獲國小組數學科佳作。
  3. 91.7指導學生參加全國第42屆中小學科展榮獲國小組數學科大會獎佳作。
  4. 92.5指導學生參加臺北市第36屆中小學科展榮獲國小組化學科佳作。
  5. 93.5指導學生參加臺北市第37屆中小學科展榮獲國小組地球科學特優。
  6. 93.7指導學生參加全國第44屆中小學科展榮獲國小組數地球科學類最佳創意獎(題目:「風兒它吻上我的家鄉」)。
  7. 95.5指導學生參加臺北市第39屆中小學科展榮獲國小組地球科學特優。
  8. 95.7指導學生參加全國第46屆中小學科展榮獲國小組數地球科學類佳作(題目:「東山飄雨西山晴-利用校園氣象站探究東北季風期間台北市降雨情形」)。
  9. 96.5指導學生參加臺北市第40屆中小學科學展覽,獲地球科學類優等暨團隊合作獎一件(題目:「來自故鄉的風-基隆河谷風效應」)、生活與應用科學佳作獎一件。
  10. 臺北市第40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優良指導教師獎-銅質獎(指導學生參加本市科展並獲佳作以上獎勵累計滿五屆)

  • 二、 指導學生參加教育局「氣象探究網路競賽」,連續三年(2006~2008)榮獲特優、2008年並獲「教練獎」(http://weather.tp.edu.tw/
  • 三、200020022003尊親天文獎得獎、2005尊親天文獎高級組第一名(向陽基金會與臺北市天文館合辦)
  • 四、2007兩岸少年天文高峰會團長(與北京天文館學術文化交流)
  • 五、2007年獲「中國天文協會(CASTTaiwan)」邀請,發表論文「讓星星亮起來-國小天文教育現況與可行方案」
學術:
  • 一、論文發表:王寶勛和許瑛玿,(12/13~14, 2002)多元智慧融入國小戶外教學課程的設計與實踐.口頭發表於中華民國第十八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,彰化
  • 二、碩士論文:多元智慧融入國小戶外教學課程的設計與實踐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,民2003.7
  • 三、應用校園氣象臺提升國中小學生探究能力教學實驗計畫成果發表:
  • (一)「台北盆地夏季午後雷陣雨模式探究」
  • (二)「校園氣象站設置地點移機前後差異的探究--以民權國小為例」
  • (三)「天氣好好玩-九年一貫自然領域教材與氣象探究網路競賽作品的關聯」
  • (四)「鋒面來了天氣怎麼變?」
  • (五)「冷鋒通過前後,民權國小雨量會如何變化?」